【阿公店溪河道漂油污 海巡人員攔截除污】新聞

 

2016.02.11

〔記者蘇福男/彌陀報導〕高雄阿公店溪舊港橋附近河道10日下午出現油污污染,面積約800平方公尺,海巡署南巡局第52岸巡大隊立即動員拉攔油索攔截,並由岸上人員以吸油棉除污,防止油污擴散。

52岸巡大隊文安安檢所人員昨天下午巡邏時,發現彌陀舊港橋阿公店溪河道上漂有油污,面積約800平方公尺,並持續向外海漂散。

52大隊為防止油污擴散至外海,由文安、永新安檢所人員合力拉起攔油索攔截,再由岸上人員以吸油棉清除油污,並通報高市環保局至現場協助處理,環保局初步研判該油污為輕油污。

undefined

undefined

油污事件發生後的圍堵與保護

 

油污的圍堵需要專門技術,及肯付出勞力的作業人員結合他們的知識、技術、經驗,且集合專家學者、工作人員及決策者的思考週延而達到保護的目的,阻止油污染事件往往是事件發生後的消極處理,它可能已經是超過了一些時間,如果能在四小時內準備完成已算迅速的,但在時空環境因素下可能需要一段較久的準備時間。而且人員的準備技術、工具的衡量,如何處理、如何到達、氣候等因素都要考量。保護更是重要的一環。

在圍堵的同時更須思慮生物、自然環境、生態等等的保護,否則很容易造成生態大自然的破壞,影響環境中各種生物生存的空間,當然這對決策者是一大考驗-經驗、知識,專家學者生態環境的評估種種,會困擾決策者如何迅速、準確的考量圍堵保護的因應措施。

工具的運用是達到圍堵保護的一重要因素,如果運用得當,保護目的可達到最低的傷害。目前所使用有各種除油、吸取設備,如攔油索,各種的泵類,吸附材料等,但在實際運用上如類似吸油棉的簡單工具皆可為取材之用。 當大量油污被有效防止擴散,攔截收集後,油吸附材料往往被用來清除最後階段小量殘油之沼澤、紅樹林地帶,以減少人為生態破壞,此外油吸附材料對在外海船舶暨困難地形之人員安全防護具有相當大的幫助。

油吸附材料主要分為三種:有機材料、無機材料及合成材料。

有機材料:包括稻草、泥炭、鋁屑、雞羽毛、穀物碎粒、炭製品等。這類吸附劑通常可吸收相當本身體積2~5倍重量浮油。且沒有毒性,可就地取材,易被生物分解,但缺點是連油帶水一起吸收,容易沉落水中。

無機材料:包括白雪、珍珠岩、蛭石、玻璃絨、火山岩等。這類吸附劑比天然物質吸附劑的吸油能力稍高一點,能吸附相當本身體積3~7倍重量浮油。由於它不能被生物分解,一旦用了就必須全部回收,一般只用在當地現材特殊地貌上。

合成材料:包括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尼龍纖維等,這類吸附劑吸油能力大,方便庫存攜帶運送,但價格昂貴,無法被生物分解,用後必須全部由作業區收回,是漏油事件中使用最多、最廣的材質,吸油能力可達本身體積的20倍重量浮油,吸油後漂浮於水面,不會沉入水底,便於收集,化學合成材料常見的吸油棉呈薄片狀與捲狀,在碼頭、港區、出海口、河流少量污油事件中,方便剪裁投擲,在外海船舶工作甲板上鋪墊,可防止人員滑倒;此外化學合成材料製成攔油索、汲油器,對輕、中、高黏稠污油,均可適用。

HP-100.jpg

HP-156.jpg

 

arrow
arrow

    Personal safe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