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機能漸漸退化,且伴隨著運動或工作帶來的傷害,恐會導致關節的病變, 其中,膝關節是最常見的關節病變。因膝關節每天承受體重兩倍的重量,若蹲、跪、跳、上下坡或背著重物,壓力更可能高達6~8倍。 為避免膝蓋提前退休,該選擇哪種護膝來輔助?目前市面上護膝產品琳琅滿目,要怎麼挑選最適合的護膝呢?
選購護膝時,「功能」是最主要的選購因素,若是因為膝關節退化,應該選擇能輔助退化關節的護膝,不過若因特殊因素導致膝關節退化、受傷,選用護膝時,仍須先請教醫師,避免使用錯誤,導致二次傷害;如果是運動傷害,則要依照部位,如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等來選購相關護膝,才不會事倍功半。
待確認膝蓋受傷原因 再選擇護膝款式
市售護膝依照款式約可分為三種,保護部位與功能也不太一樣。
一體成型護膝
為最傳統的護膝,完全包覆膝蓋,可固定並支撐整個膝關節。
若關節問題較輕微,且只需要從事一般日常活動的人,便可使用這種護膝。也可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保暖膝蓋。
有些款式則會在兩側加上金屬條或鬆緊帶加強固定度,當膝蓋內外側韌帶受傷時,便可以提供較大的支撐,避免膝關節產生過度移動或脫位。
開洞式護膝
它除了具有基本護套功能外,因魔鬼粘調整壓力設計,可承受膝蓋扭轉受力時的壓力,適用在膝蓋需變換方向的運動,並在髕骨(膝蓋前方突出的骨頭)的位置設計開口,能夠減少護膝對髕骨的壓力,並加強髕骨的固定,減少因移動而產生的摩擦。
這類護膝特別適合髕骨有問題的患者,例如髕骨軟化症、髕骨移位等。
束帶型護膝(又稱髕骨加壓帶)
呈束帶狀,固定在膝蓋骨下方處的肌腱上。能減少運動時肌腱被拉扯,使肌腱獲得適度休息,但對於膝關節其他部位則沒有保護效果。
這類護膝適合肌腱受傷的患者,例如俗稱「跳躍膝」的「髕骨肌腱炎」,多半發生在頻繁跑、跳的運動員,如籃球、田徑選手或過度騎腳踏車的人。
選擇護膝時,支撐力愈強、包覆面積愈多不代表就是最好的護膝,因為支撐力愈好,代表關節的受限度愈大,愈容易造成肌力減退。
購買前最好也能親自試穿、並穿著走動一下。護膝的尺寸與鬆緊只要穿起來覺得舒適就好,但還是要有膝蓋受到限制的感覺,以免失去護膝的意義。
參考來源: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5615&page=1
本文相關文章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