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職業性聽力損失是什麼?

職業性聽力損失是指長期暴露在高噪音工作環境下,導致耳蝸的毛細胞受損,所造成的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人類一般交談聲音頻率通常在250Hz~2,000Hz,而職業性聽力損失於3,000~6,000Hz音頻下造成影響。

而勞工往往於初期無法即時發現,因為剛開始受損範圍是在語言頻率區外,日常語言交流不會有明顯影響,只有在部分高音會聽不清楚,等察覺聽力有問題,聽力已嚴重受損,而且聽力受損是不可逆的,一經受損便無法挽回。

除了噪音之外,也應留意聽毒性及神經毒化學物質

然而,造成聽力損傷的原因不只是噪音而已 ,職場上的化學毒物暴露,也可能間接導致聽力損失。目前發現,在職場中若長期暴露在氰化物、一氧化碳、碘、苯胺、溴化鉀、羥基丙酯、重金屬(鉛、汞、砷、鈷、鋰) 及常用有機溶劑(苯、甲苯、苯乙烯、二甲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都有可能造成聽損,原因是這些有毒物質到體內的直接毒害,造成神經傳導的影響其中較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有毒物質的產業為製造業與電子業。

許多的化學毒物已被證實為聽力毒性物質,當它們與噪音同時存在時,可視為噪音的強化劑。換句話說,即使處於低於容許值的噪音環境下,但因這些有機溶劑的暴露,仍有可能造成高頻部分的聽力損失。但目前化學毒物的暴露,僅被認為是職業性聽力損失的「加重因素」,無法證明與聽損有直接關係。若勞工的職業需長時間曝露在高噪音及上述化學物的環境下, 除了戴上耳塞,也應針對不同毒性的可能暴露,準備化學防護手套口罩防毒面具等防護裝備,避免職場化學物質與噪音交互作用對聽力造成的危害。

除此之外,也應該定期進行勞工健康檢查,追蹤員工的身體狀況,以避免職業傷害發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rsonal safety 的頭像
    Personal safety

    工安大小事分享部落格

    Personal safe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