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焊作業普遍應用在修理船隻、飛機及重型機械的修補與製造,並常見於營建工地中有關鋼、鐵、銅構件之連結的構築。電焊作業所導致的工安意外時有耳聞,那究竟常見的職業災害類型有哪些呢?
有害因素可分為物理性及化學性這兩大類:
- 物理性因素
1.感電危害
感電發生的原因有:(1) 接觸到正常情況下帶電的裸導線。(2) 接觸絕緣已破壞之帶電的導線或金屬外殼。(3) 電焊機具設備漏電 (4)靜電放電及(5)雷擊等。
那麼要如何改善呢
- 電焊機具應設接地線並加裝自動電擊防止裝置。
- 電焊機一次側(電源線)裝設漏電斷路器
- 電焊焊接柄應具絕緣性與耐熱性。
- 使用之電纜線應架高,勿隨意放於地面上。
- 下雨時不可進行焊接作業,作業中下雨時應立即中止焊接作業。
2.灼傷:電焊作業過程中,所產生之熱燙溶液、飛濺之金屬碎屑等,容易造成操作人員之灼傷。
如何改善
- 電焊作業區內禁止非作業人員隨意進出。
- 作業人員須穿戴防護設備,包含防護衣、防護手套、電焊專用面罩或防護眼鏡等。
3.火災:電焊作業中噴濺之火花,有可能會引起火災。
如何改善
- 作業前須做好避免火花噴濺的防護措施。
- 接地-將靜電導入大地。
- 電焊作業前須先移除附近的易燃物。
4.光輻射:電銲所產生之電弧強光,對操作人員之眼睛而言是一大傷害,其中會產生紫外線、紅外線及可見光,容易導致眼角膜炎、白內障及皮膚灼傷。
如何改善
- 作業場所及設備避免可反光亮表面設計 。
- 作業場所需圍妥遮光屏障。
- 穿戴合適的防護眼鏡及防護衣,避免眼球和皮膚直接暴露。
- 化學性因素
1.金屬燻煙危害:因焊接材料中有多種重金屬,經加熱軟化後,而產生氣化金屬及氧化金屬凝結而成的小顆粒,粒徑小,能直接穿透人體呼吸道,直達肺泡及血液,危害健康,常見的疾病為錳中毒、鉛中毒、塵肺症及金屬燻煙熱等。
如何改善
- 加強作業區的通風設備,以改善通風狀況。
- 配戴合適的呼吸防護具。
2.有害化學氣體:在焊接電弧所產生的高溫和強紫外線作用下,弧區周圍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如何改善
- 配戴合適的呼吸防護具。
綜上所述,電焊作業中有害因素種類繁多,危害較大,因此,為了降低電焊工的職業危害,必須做好個人防護,如電焊防護面罩、防護眼鏡、耳罩等具有防塵防毒功能的呼吸防護用具(如電焊口罩),焊接作業中若存在其他危險因素,則還需要佩戴安全帽、多功能安全鞋等防護用品。 在一些特定的場所,如水下、高空中或密閉空間進行電焊作業時,由於受到場所的限制,整體安全措施可能難以實現,這時個人防護成為主要的防護措施。
本文相關文章連結: